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宜秀区:一对一帮扶 39名孤儿有了"新亲戚"

日期:2018-06-15 10:15:48   来源:   点击:



 
  为了保障孤儿的合法权益,促进孤儿等特殊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近日,宜秀区启动了干部联系孤儿“六一”走访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对机构养育和社会散居的孤儿结对联系,该区39名孤儿及困境儿童有了“新亲戚”,其生活、学习和成长受到了关照。 
  6月1日,区委书记娄雪松来到白泽湖乡黄石村结对帮扶孤儿王顺家中,详细询问她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为她送上了节日的礼物。看着这个小姑娘渐渐长大,变得懂事乖巧,娄书记希望她要坚定信心,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帮助爷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叮嘱乡镇和村干部,关心、关注、关爱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端午前夕,在宜秀区农业局工作的闻斌拎着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来到大桥街道眉山村孤儿小苏家,陪小苏一起过节,给他即将到来的中考加油鼓劲儿。“闻妈妈过年过节都来看我,还常常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情况。”说起“闻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小苏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今年读初三的小苏,是大桥街道眉山村的一名孤儿。年幼时,父亲在一次建房过程中不幸受伤身亡,母亲随即出走多年未归,已由公安机关宣告死亡。他的两个伯父,一个在外地生活,一位智力不健全,他只好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年纪大了又忙于生计,对小苏的教育和照料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2013年起,宜秀区在全面落实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600元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区级干部结对帮扶孤儿制度,并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从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全方位关心孤儿。从此,小苏有了“爱心妈妈”闻斌,还有在宜秀区人武部工作的李亚波政委对他进行结对帮扶,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
  “结对子后,孩子有了更多人关心,比过去单独跟着我们老人过日子强多了。 ”小苏的爷爷苏双喜介绍,李政委每次来看小苏,都带着零食、文具、书本等礼物,还给家里提供经济帮助;细心的闻斌妈妈,不仅过年过节来陪伴孩子,平时也经常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欢跟她讲。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村委会还聘请苏双喜担任森林防火巡逻队员,家庭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好。
  在罗岭镇花元村女生小杨家,破旧的房子已经多年没有人居住。 “政府给的补助,每个月都直接打到了孩子的银行卡里。区里又安排公安局领导和孩子结帮扶对子,区巡察办主任苏琼当孩子的‘爱心妈妈’。 ”小杨的叔叔杨建义告诉笔者,除了自己一家人,小杨最亲的就是两位结对子的“亲戚”了。
  读小学时,小杨的父母双双亡故,她也因为家庭变故成绩一路下滑。“爱心妈妈”苏琼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上门与小姑娘谈心。几次下来,两人建立了信任,小杨的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转变,成绩重新进入班级前列。苏琼每次来看小杨,都喜欢搂着她,聊一些家长里短、女孩感兴趣的话题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密。 “我失去了父母的爱,但是获得了政府和社会上更多人的爱。正是这些爱激励着我。 ”小杨说。
  近年来,宜秀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孤儿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将孤儿保障所需资金纳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资金预算,保障了孤儿的基本生活质量。然而对孤儿来说,仅仅解决生活保障问题,还远远不够。宜秀区现有39名孤儿散居在全区各地,生活和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一些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会加剧孩子的心理问题。
  “你和人家孩子不一样,不好好学习对不起大家的帮助。”一次,宜秀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王晶晶在孤儿家中走访时,听到孩子奶奶这样“教育”他。王晶晶马上纠正说:“您让孩子好好学习、懂得感恩是对的,但刚才的话不合适。孩子到青春期了,要注意教育方法,不能让他背负这样的心理压力成长。 ”
  “过去,民政部门将孤儿作为生活无着人员一起救助,许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如今,我省各级政府将孤儿救助单独列出,为重点救助孤儿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了机会。”宜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抓住这一契机,与安庆师范大学合作,邀请该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与孤儿“结对”,开展心理帮扶。许多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疏导后,心理和人格更加完善。
  孤儿小玥(化名)因为奶奶和妈妈关系不睦,造成父亲自杀,母亲离家出走多年。她心结难解,虽然一直与奶奶共同生活,却始终不愿意与奶奶说话,甚至连多看奶奶一眼都不愿意。安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走进这个家庭,与小玥交朋友,继而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解开心结,与奶奶达成和解、正常交流。
  “了解孤儿及困境儿童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工作人员需及时反映儿童的合理诉求,为他们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宜秀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泽伟说,他们将协助孤儿监护人加强对孤儿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用人才。 
(嵇奕华 周泰)

上一篇:市司法局到宜秀区调研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下一篇:[安庆日报] 因地制“宜”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