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安庆日报] 今日关注:采摘经济还需“加把火”

日期:2018-07-18 09:12:12   来源:   点击:
采摘经济还需“加把火”



(7月15日,游客在宜秀区杨桥镇一蔬菜基地采摘新鲜蔬菜。
 
  橘子、草莓、杨梅、蓝莓、桑葚、葡萄、西瓜、蔬菜……近年来,我市各类采摘园悄然走红,采摘游蔚然成风,不仅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但记者采访发现,酒香还怕巷子深,采摘经济发展还需“加把火”。
 
  市场政策双重催热采摘游
  “这里的水果和蔬菜不打农药,虽然贵点,却是绿色食品,让人放心!”7月10日,家住开发区的市民葛红梅带着女儿驱车来到位于宜秀区白泽湖乡大枫社区的一家采摘园,采摘了西瓜、番茄等果蔬,她告诉记者,每隔几天都会过来采摘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消费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这家采摘园去年6月对外开放,占地70亩。记者看到,大棚内着各种香瓜、南瓜、番茄、西瓜等,硕果累累。“这是我们的七彩小番茄,那个是我们的彩虹西瓜。”负责人江国向记者介绍着自己公司的特色品种。西瓜有四元一斤和六元一斤的。青椒豆角等蔬菜基本上都是五元一斤。即便比市场价格略贵,但是来采摘的人每天络绎不绝。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类采摘园遍地开花,从早期的橘子、草莓、杨梅到如今的番茄、西瓜、蔬菜等等。除了能吃的安全之外,市民进行采摘游主要是为了一家人出去玩,顺便可以让孩子认识农作物,寓教于乐,算是全家老少都适宜的集体活动。
  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农业政策的利好也促使采摘园快速落地。位于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的采摘园工作人员方连红告诉记者,该采摘园占地300多亩,投入1800万元,尽管目前种植方面销售额并不多,但是公司仍有继续扩大规模的计划。“农业奖补政策挺多的,从省到市、区都有奖补,比如带动贫困户等之类的奖补就有20多万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策肯定还会越来越好。”
 
  采摘园还有更大“野望”
  虽然采摘园在我市频频落地,但采摘游不是这些采摘园发展的终极目标。
  “通过采摘游让用户实地体验,达到口耳相传的效果,从而扩大影响,最终是建立稳定的客户群,销售我们的产品。”江国告诉记者,除了采摘游这种体验式的宣传外,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朋友圈等互联网方式进行宣传。
  “我们采摘游收入也只占销售收入的极少部分,只占到总收入的10%不到。”方连红说。
 
  采摘经济发展还需“加把火”
  罗岭镇的葡萄、杨桥镇的橘子、五横乡的的杨梅……说起采摘游来,接受采访的市民多少都有所耳闻。不过,对于具体的采摘园在哪里,哪些地方适合带孩子一块玩儿,就不清楚了。因为宣传的欠缺,采摘园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常进行采摘的市民王辉说:“很多人愿意去参加采摘游,但是搞不清楚在哪里可以采摘应季的水果蔬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渠道来了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采摘园还处在投入阶段,没有收回成本,因此建设还比较“原始”,休闲配套设施也不足,提供服务比较单一。同时,网络上的宣传推介太过集中,导致有的线路火爆,有的线路冷清。江国说:“我们现在的精力主要还是在培育农产品,还处在打造口碑的阶段,暂时没有精力和财力放到市场拓展这块,希望政府方面能够帮我们聚集人气。”
  (记者/江露露 通讯员/嵇奕华  沈芳)

上一篇:副区长周华斌调度国家翘嘴红鲌种质资源场项目建设

下一篇:宜秀区促进经济转型提升和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