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岭镇:三道特殊“军令” 做好战“疫”尖兵
日期:2020-02-18 16:37:03 来源: 点击:
“我很庆幸在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来到这里。”
大“疫”面前,共克时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罗岭镇涌现出了一批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青年冲锋队。其中有一名“新兵”,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接连收到“三道军令”,她用实际行动践诺“听党号召、听党指挥、积极作为”的铮铮誓言,打出了自己阵地战“疫”。
第一道,集合!
“有召必回”,我是人民的“兵”
“收到!”
“收到!”
“收到!”
……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三)晚23:07,罗岭镇机关工作群里紧急连发了三条同样的信息:“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接上级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明天开始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到岗到位。……收到请回复!!”接下来的十分钟,群里响起了整齐的“收到!”回复“声”。那是她第一次接受“召唤”。
董佩佩,一名90后中共党员,6年党龄。2019年她通过安徽省选调生考试的层层选拔,10月被分配到罗岭镇人民政府罗岭社区。赶上脱贫攻坚收官战打响,因工作需要,第一时间加入到一线扶贫队伍。庚子年伊始的一句“收到!”结束了她春节唯一的一天假期,立马被紧急抽调到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宣传组,自此“扶贫衣”换“战疫袍”,承担内、外宣工作,扛起抗“疫”战争的“笔杆枪”,为“疫”线发声。
“若有战,召必回!”一直是军人响亮口号。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如同吹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集结号,她毫不犹豫地回复“收到”,“秒”进战时状态。“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有召必回’!那一刻,肩上多了份责任和使命。”
第二道,站出来!
“打赢舆论阵地战”,我是宣传“兵”
抗“疫”战争刚开始,办公室接到了很多起群众的反馈电话,有的举报外地返乡人员,有的寻求政府支援和保护,有的质疑封闭管理。在局势尚未明朗前,基层民众表现出了对未知的“恐慌”和“不理解”。
“我们要及时站出来!”罗岭镇宣传委员韩敏同志阵前动员。“站出来”,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为一线发声,是董佩佩和两位宣传干事接到的第二道“军令”。
“站出来”,筑起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为了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部署,她积极收集中央、地方、社会各界疫情防控文件、材料,研析战“疫”动态局势,提纲挈领,直观呈现出战“疫”以来的四条战术路线:
从战“疫”初期的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动员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战斗,到上下各级、各部门联动,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局势;从聚焦湖北武汉重灾区防控防治,到布局全国“一盘棋”,重视农村、城市社区等重难点疫情防控;从战时物资保障,到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企业复工复产,谋划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有序、高效发展;从战时严防严控、细致部署,织细织密疫情防控网,到提炼经验,完善基层长效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她将上级、社会各界第一线疫情防控信息,整理制作成乡镇疫情防控学报,推送到村、镇、区各级工作群,截止2月15日,经由她整理、制作的学报共16期,忠实地传播党的政策主张,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各地各部门有力措施传播到千家万户,筑起舆论阵地的战斗堡垒。
“站出来”,为一线“战士”发声。毛主席曾强调“我们的队伍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这是战斗的笔杆子力量。也有人说“宣传是‘耳目’、‘喉舌’。”而她说她是宣传兵,是记录者,她用“笔杆”记录下了乡镇防控的每日动态、乡镇的“四不抓”战略布局,记录下了基层“党旗飘扬,党徽闪耀,党员引领”的力量,记录下了“战‘疫’中的脱贫户”、贫困户上“疫”线报党恩的动人故事,记录下一线“战士”不畏严寒抗争疫情的感人经历……她为“一线”发声,也为稳定群众情绪发声,将全镇上下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传达四面八方,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战斗力量,用行动坚守着疫情防控的“舆论阵地”。
第三道,你是政府的孩子
“踏踏实实干”,我是“亲人”挂念的“兵”
“上班千万别迟到,你是党员,要做好示范。”这是罗岭镇实行封闭管理前,临行上班时父亲叮嘱她的话,也是她最近一次和家人面对面的对话。
当天下班回家,半路她就被罗岭镇和凉亭乡搭界处的疫情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凉亭那边发生了疫情,现在开始封‘城’了,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别回去了。今天进去也行,但是进去就不能出来了?”也在一线工作的她,很理解战时状态下值守人员工作的不容易,当她看到值守人员胸前的党徽,“好的,你们也辛苦了,”她毅然决定调转车头,返回政府“大本营”。自此开始了十几天没有御寒衣物、干粮储备的政府驻扎生活。
“在政府住的十几天,过得很充实。”每天早上八点参加区、镇疫情防控调度会,了解全区第一时间的疫情信息,白天制作乡镇疫情防控学报、撰写稿件、政府服务站点值班值守,晚上十点结束收集乡镇动态……政府大厅一楼到四楼宿舍,留下了她最多的脚印,早八点、晚十点的工作状态是她最充实的战斗时光。
“姐,你要多吃点,刚刚妈妈心疼你都哭了。”元宵节那天,她收到妹妹发来的微信信息,便立马拔打了视频电话。“晚上有没有吃汤圆?我们都困在家里,都没有汤圆吃哦,但是菜很多,嘿嘿……”视频那头妈妈笑着跟她炫耀一桌子的美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哎,这下好,过年不在家,你都不像是家里的孩子了……”沉默了片刻,妈妈最后的一句话让她久久不能平静,“但是,你是政府的孩子,莫想家,我们在家好好的,你不用担心。你在政府就要好好干,踏踏实实地干,疫情严重,记得保护好自己。”2月8日,是她留守单位的第十一天,也成了她收到第三道“军令”日子。
亲人挂念,身后有力量。这一道“你是政府的孩子”的“特殊军令”,让她在留守政府的第十二天、十三天……直到疫情解除的那一刻,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身上的使命,做好疫情防控战役的先头兵,“踏踏实实”战斗到底。(韩敏)
上一篇:【暖故事】携手无惧,为爱逆行
下一篇:战“疫”不止 执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