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刚柔并济,做好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日期:2020-02-20 09:46:49   来源:   点击: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抗疫也从城市席卷至农村。疫情当前,人人自危,但在这场抗疫战中,千千万万村医们的“硬核”防疫为万千基层群众保驾护航。在宜秀区杨桥镇鲍冲湖村,就有这样一位“刚柔并济”的村医,他的名字叫汪肸雷。
        汪肸雷已经在基层当了十多年村医,目前他是鲍冲湖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负担着整个村子近2000人的基础保健工作。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汪肸雷所在的村子“封村”了。汪肸雷说,自从湖北武汉等疫区采取“封城”措施后,各地防控重心就转移到“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上来了,特别是基层防控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年前,不少返乡人员陆续回到村里,成为村里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封村”则是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封村以后,紧接着的防疫工作也让汪肸雷也比往常更加忙碌了……
        村子里有疫区返乡人员,即使他们并没有发热症状,只是自行居家隔离,也还是会让一些村民心里产生恐慌的情绪。疫情当前,为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汪肸雷除了日常要对村民进行体温监测、登记患者信息外,同时还跟着村干部、志愿者们一道走村串户,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利用明白纸、一封信等向村民们进行防疫知识的普及宣教,让村民们了解安全知识,做好防护,不用恐慌。
“我是村医,要对村民负责”,汪肸雷说,作为辖区的乡村医生,在这个特殊时期,他要当好村里的卫生安全员,守住村里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体温测量正常,尽量不要出去。”1月28日上午,在鲍冲湖村四组张小寿家,汪肸雷仔细查看体温检测结果和询问其身体状况后,再次细细叮嘱了一遍。张小寿正是村内为数不多的武汉返乡人员之一,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汪肸雷每天都会和村干部一道上门为他量体温,交代注意事项。“他不识字,也没有手机,平时跟工友后面打打零工,也不太会交流,所以我们每天都会来观察一下他的身体状况确保不出问题。”汪肸雷说,“这是村里重点关注对象,容不得半点松懈”。
        家住村内杨庄组的陈爱华是一位73岁的独居老人,平时一个人在家,这个春节在外务工的儿子回来了,本事一件让老人开心的事。但是随着疫情的爆发,老人在家看到新闻,听到身边人不断谈论有关疫情发展的消息后,老人开始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时间一长逐渐出现失眠、胸闷等症状。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汪肸雷立即和村干部一道来到她家,一边给老人检查身体,一边做心理疏导,在汪医生的解释和宽慰下,老人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为了让其家人更放心,汪医生又和村干部一道将老人送至市立医院检查,在确定老人身体确实无恙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最近每天都是一早就带上体温计,背上药箱,然后和居家隔离的村民联系、做记录,晚上也随时待命。”汪肸雷说,除了给大家测量体温外,还要不断提醒大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外出。
在杨桥,还有很多个像汪医生一样的乡村医生,他们坚守在基层防疫工作一线,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事情,就是在做好村民们的防护和疫情防控的宣教工作,以及对隔离人员情况的实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虽然他们并非身在抗疫前线,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都是“辅助性的工作”,但在村医们看来,这更是基层防护的重点,只有将基层这张防控网织密织牢,才能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因为这个信念,他们在这场战“疫”的后方甘愿奉献、默默做好村民们的健康“守门人”。(金明明)

上一篇:【暖故事】坚守本职岗位 彰显巾帼风采

下一篇:白泽湖乡月形社区:智能疫情防控 扫码简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