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为了罗岭五千亩良田

日期:2020-07-29 09:52:05   来源:   点击:
  上次碰到何承海的时候,还是疫情防控期间,再次遇见,他已经在罗岭抗洪一线奋战23天,黑了,憔悴了,我问了他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我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保护这些圩堤,是为了什么?他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给我看他拍下的罗岭山水,大雨过后的乡村笼罩在一片薄雾里,青山黛瓦,有种氤氲之美,他说:“为的是这五千亩良田。”我瞬间被这种朴素又真挚的感情感动了。3个大圩、3个千亩以上圩口、9个小二型水库,罗岭的抗洪像一部诗歌值得被吟诵,它成功的背后是六百多名罗岭人不分昼夜,不计得失的付出。
  胡金旭1990年开始罗岭镇水利站工作,自7月4日罗岭镇进入汛期以来,他就成了防汛大堤上的“救火队员”,黝黑皮肤、年近花甲的他,是坐镇罗岭防汛大堤的“主心骨”。“有老胡在这堤上,我们就放心了。”这句话在防汛现场时常能听到。“罗岭的水情、工情,他最熟悉不过,三个圩口的老险点位置,他记得比谁都清楚。”熟悉他的罗岭人这么评价他。在他的心里,险点在哪里,什么状况,要怎么处理,最佳方案是什么,他都有一张详尽的“攻防图”。
  在罗岭的各个圩堤上,你能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干着和年轻人同样的活,精神抖擞,轻伤不下火线。他们大都是普通的农民,凭着的就是对家乡的热爱。
 
  罗岭镇和各村(社区)的两委是由一群中青年人组成,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他们也是这次防洪工作的中坚力量。小龙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金年根蹲在东方圩上吃着晚饭,一个超大的蓝边碗,里面的米饭压的满满当当,我笑问能吃的下吗?他说:“巡堤是个力气活,不到半天就饿了,没有菜也能吃下一大碗。”他的整个手臂都已经晒的都脱了皮,他说:“糙汉子,不讲究,堤守住了就行。”
  在罗岭的各个圩堤上,这些人就是一面面旗帜,是召唤也是力量。没有补助,没有嘉奖,甚至吃不上一口热饭,凭着的就是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承诺。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认识一群罗岭的年轻人,没有事的时候,宋欠传个稿子来都没正形,“张姐,接住。”碰到疫情防控、防洪这样的重大工作时,孩子们马上进入状态,全然没有了九零后的怕苦矫情,董佩佩骄傲的跟我说:“罗岭的圩一个都没破,我们现在守着的东方红圩和跃进圩,决战决胜!”年轻人喜欢发朋友圈,再苦再累也会抒发一下自己的小情感。有次雨过天晴,佩佩拍了一张照片,国旗在罗岭镇政府的大院里随风飘扬,我问她:“是不是觉得又恢弘又美好?”她使劲的点点头。
  在罗岭的各个圩堤上,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来不是摆设,他们带着自己特有的精气神行走穿梭,让所有人都觉得未来可期。


  
  罗岭镇的五千亩良田在经历这次洗礼过后,依然会为三万名居民供养生息。因为有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罗岭人,他们建起的铜墙铁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肆虐的夏天马上过去,丰收的秋天就要到来!(张箭)


上一篇: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举办“湿地荒野自然教育培训班”

下一篇:区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区委宣传部党组织情况反馈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