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宜秀】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湖

日期:2020-11-19 08:56:12   来源:   点击:
  宜秀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生态型”发展和“1336”工作思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压实区统筹、乡负责、村管理三个责任,完善区级抓规划和调度、乡级抓建设和落实、村级抓巡查和护理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护我蓝天净土绿水青山、爱我怡人宜秀美丽家园”活动,扎实推进河湖“五清”和“四乱”整治专项行动,营造区级保护、乡级守护、村级看护、部门监护、人人呵护、共同爱护的河湖长工作氛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村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龙山凤水·宜秀怡人”美丽画卷初步显现。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黑臭水体有效治理
  神灵潭总面积24.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17.6公顷,水系北接大寨河、南通新河,最终汇入石塘湖。附近居民说,这个水潭面积比较大,离居民区近,以前臭不可闻,气温一高都不敢开窗户。 2019年以来,围绕大寨河水体黑臭问题开展攻坚整治,主要采取了污水干管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护坡整治、截污纳管、岸带修复、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活水保质等措施,截住所有流入神灵潭的污水。同时进行清淤、水生态修复,配套绿化景观、照明、垃圾桶、休息椅等,实现了推窗见绿,开门亲水。
  “十三五”期间,宜秀区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推进“两河”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长的“两河”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和工程类、企业类、小区类、住宿餐饮类四个工作专班,通过控源截污、收集处理、清淤疏浚、开源引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方式,使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两河”水质全面改善,长效治理的格局已经形成。2019年,我区在全市河湖长制考核列第二名。
抓“五清四乱” 河湖问题强力整治
  在上世纪“以粮为纲”的特殊年代里,上世纪70年代宜秀区在白泽湖乡芭茅村建成石塘口湖,大坝全长1100米,湖内面积717亩,涉及4个村民组,湖边田地面积近300亩。该湖堤防标准低,每年汛期险情频发,特大洪水年份经常发生溃破,阻碍了河湖行蓄洪,影响了水生态环境。为彻底改变这一难题, 2019年10月,宜秀区投资100万元,实施石塘口湖节制闸工程,采取“小水收、大水丢”的单退方式,兴建进洪口门,提高河湖的行蓄洪能力,实现河湖连通,有效解决了历史圈圩问题。工程建成后,芭茅村石塘口湖一般年份可进行农业生产,干旱年份农业不减产,大水年份通过进洪口门分蓄河湖洪水,降低外河湖洪水位,减轻洪水压力,有效实现水生态修复。
  “十三五”期间,宜秀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六无四清”目标和“七个到位”要求,将“五清四乱”专项行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每年第四季度的中心工作之一,采取了“长对长、点对点”方式将专项行动任务向下级河长进行了交办,制定了任务清单,明确完成任务时间表、路线图。开展专项督查暗访,实现督查暗访全覆盖,并适时进行“回头看”,对时序进展缓慢的地方进行通报。目前累计清除河湖塘库水面及沿岸沿线垃圾160吨,清违章种植面积1736平方米,清乱堆乱放27处,清乱搭乱建10处共6200平方米,拆除围网15处,河沟清淤整治16条,当家塘清淤整治86口。河、湖、库、塘治理工程系统实施。投资2亿元使牛头冲河、罗岭长河东方段、跃进段堤防得到加固并同步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14座水库实施了生态塘库建设工程;大烟冲水库泄洪渠、白泽湖中心沟、黄梅、桃元、象山、虎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河道沟渠等小微水体整治修复,以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河湖问题强力整治。整治“四乱”实施挂图作战,共拆除违建房屋10余处3000余平方(其中石安菜湖违建房屋600余平方、破罡湖竹墩头违建房屋600平方)、挖除违建堤防9处、拆除围网6处3100米,按期整改销号到位。“实施河湖连通,解决历史圈圩”、“实施挂图作战,落实倒逼机制”等做法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进行推广。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助力脱贫攻坚
  “这个泵站是今年7月开工建设的,水泵、电机还有管子马上就要装了。”龙华村金圩组村民龙道祥说,“老泵站是60年代建的,过去管全村的用水。几十年过去了,房子要倒了,机子生锈了,等着要重建了。”2016年龙华村争取46万元小水利改造提升资金,对7个老旧泵站进行改造重建,除两个泵站机组未安装外,这项工程基本完成。塑料管、铁龙头,一拧龙头哗哗流。在金圩组村民夏吉祥的厨房里,自来水已经通上。夏吉祥是村里的五保贫困户,一个人生活,种些玉米、油菜过日子。“免费安装的,水质好得很,比以前用井水方便多了。”夏吉祥说。该村去年有22户村民享受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上了自来水,其中有9户贫困户。贫困户免费安装,普通农户只需300元就能用上自来水。宜秀区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现农村饮水质量安全、运行规范、管理专业。 实施了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五横、杨桥等地3800余人的供水条件。结合石塘湖水源地保护项目,投资约100万元护砌和清淤整治5口当家塘,改善结对帮扶的余墩村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与此同时,宜秀区白泽湖乡筹集资金建设自来水加压站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芭茅村、黄石村、龙华村等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部分村民存在用水高峰期水压较低的问题。全区2588户685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均达标。(撰稿:叶帅 审核:肖琪)
 
 
 

上一篇:【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宜秀】 绿水青山带笑颜

下一篇:宜秀区宣传工作务虚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