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岭镇:小辣椒做成富民强镇大产业

日期:2023-04-19 11:35:19   来源:   点击:
       整地、铺滴灌、起垄、覆膜……4月的罗家岭上,处处是村民忙着种辣椒的场景。今年,宜秀区罗岭镇将小辣椒产业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全镇种植小辣椒2200亩、建设2000平方米的蔬菜(辣椒)烘干车间、打造“菜子湖龙凤椒”品牌,整镇推进“小红椒”全产业链建设,把小辣椒做成富民强镇大产业。
       4月12日,走进罗岭镇姥山社区卫星组,田野里、坡地上,50多位村民正忙着覆膜、压土,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线。
       “这片有160多亩地,今年全用来种艳椒和二荆条(辣椒),去年可没这么好看,许多地还是撂荒的。” 姥山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凯介绍,去年姥山社区开荒平整土地40亩,种植订单辣椒,虽遭遇两个月高温干旱天气,辣椒产量受了些影响,但效益很好,艳椒亩产6000斤,一亩地纯赚了30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今年,姥山社区继续扩大辣椒种植面积,3月初开始平整土地,将小地块改成大地块,并疏通沟渠水系,继而施肥、开沟起垄、安装滴灌、覆膜,到4月下旬便可以栽种辣椒。
       “辣椒好水喜肥,今年我们种得更精细,安装了滴灌,水肥一体化,不仅能节约人工,还不怕干旱,且能保证施肥均匀。”王凯说,辣椒一年能采4茬,可从7月采收至10月,亩产可达七千至一万斤,每亩纯收益可达四五千元。而且,辣椒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3月以来,每天在基地干活的村民有50余人,等辣椒采摘时,每天务工人数可达100多人,每人日均工资80元。
       在不远处的罗岭社区,也是一派火热的劳作场景。今年社区整理出200多亩抛荒地,用来种植小辣椒,目前正在忙着施肥和安装滴灌。社区的老供销社,也有工人在忙着清理房屋,今年社区整合乡村振兴资金360万元,拟将老供销社改造成2000平方米的蔬菜(辣椒)烘干车间,配备地磅及冷库。烘干厂将在6月底投产,届时全镇的辣椒都可以拉到此处进行加工,再不必担心新采摘的辣椒因没有及时运出而腐烂。
       “眼下,全镇8个村(社区)都在忙着整地种辣椒,今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达2200亩。”罗岭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严劲文说,去年罗岭镇与安徽省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引进种植采摘周期长、经济效益好的艳椒,由该公司提供辣椒苗和技术,并对种植出来的辣椒进行收购。全镇建成艳椒基地400余亩,包含6个基地、覆盖6个村(社区),为全镇300余名留守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并为村集体带来400余万元收益。今年,罗岭镇拟将小辣椒做成大产业,年初就邀请311地质队到各村(社区)寻找耕地2200亩,用来种植二荆条和艳椒。目前,各村(社区)辣椒基地正在起垄覆膜,预计4月底可完成辣椒栽植。
      在壮大一产的同时,罗岭镇也在积极谋划二产。“鲜辣椒一斤卖2元多,需要及时运出去,而干辣椒一斤能卖20多元,且耐储存。”严劲文说,罗岭镇正在建设200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分拣车间和储藏库。此外,他们还在注册“菜子湖龙凤椒”品牌,要让小辣椒发挥出更大效益。预计今年辣椒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在辣椒采收后,地里还将种植青菜,由公司回收制作梅干菜,又能增加一季收入。下一步,该镇将依托“党建+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电商直播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持续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配套开设农业技术、直播带货等专业培训课程,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产加销”全链条服务团队。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宋欠)

上一篇:罗岭镇林春社区:七旬夫妇携手签署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

下一篇:罗岭镇姥山社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