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丈夫创业“贤内助”,老乡脱贫“引路人”

日期:2017-08-03 17:14:20   来源:   点击:
  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炙烤着安庆。盼望着,盼望着,一场瓢泼大雨终于为宜城大地带来了一丝清凉。8月1日,趁着雨后凉意未退,记者一行来到了宜秀区亿丰盛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采摘基地—罗岭镇阳光雨露生态园。
  “半个月之前这里搞葡萄采摘节的时候,我们就来过一次,今天天气不错又带孩子来玩了。”市民龙女士告诉记者,“喜欢吃这里的葡萄,自己采摘非常新鲜。这里的葡萄个头不大,但是味道特别甜,外面超市里买不到的。”
  此时,除了葡萄,园区同时还有桃子,蓝莓等水果可供采摘。合作社理事长朱藕莲告诉记者,这个占地千亩种植基地里种植了3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不同品种的水果,他们的经营目标是月月有新果,天天有鲜果,游客随时来,随时都能享受到山水田园式的乡土乐趣。
  朱藕莲和丈夫张斗义早年在桐城做一些小本生意赚到第一桶金,90年代初期,夫妻二人在罗岭镇花元村承包了一块土地,转行搞了一个果汁加工厂,通过收购水果,自行加工或代加工后,销往周边省市。一直以来,一家人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
  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对饮料产品的品种要求也越来越高,饮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越来越多可口的饮料可供消费者选择。2010年以后,企业发展开始遇到瓶颈,到2014年的时候,丈夫张斗义终于坐不住了,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搞园子种水果,这样不仅能够自己把控原料品质,还能节约采购成本,园子有了一定规模以后,就能做大产业,收入也能翻好几番。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丈夫常常憧憬着千亩果园挂果的场景,兴奋起来有时整夜睡不着觉。他还借着跑市场的机会,四处考察学习水果种植技术。经过细致甄别,多方请教,张斗义挑选了几个品种的水果,在凤溪社区流转了270亩的土地,“偷偷”开始了他的“田园梦”。
  “一开始我是坚决反对的。”朱藕莲说,“搞农业很辛苦,而且我们没经验,风险很大,就算起步顺利,前期也是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没想到他这个倔驴,瞒着我自己就搞起来了,等家里知道的时候,园子里种的葡萄都已经挂了果了。”
  朱藕莲拗不过张斗义,她说,既然已经做起来了,那就不能把精力放在和他拌嘴上,我只能调整好心态,帮他出主意,把产业做好。而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朱藕莲也从家中相夫教子的大后方,杀入了丈夫事业的最前线,蜕变成了他的“贤内助”。
  一次朱藕莲在销售水果的时候,一个同行“老对手”的一句“玩笑话”让朱藕莲上了心,他说自家资源有限,销路打不开,如果大家合伙干,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
  朱藕莲酝酿良久,和丈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团结周边的同行,大家一起干,这样既能化“对手”为“朋友”,也能共享彼此之间的人力、信息、资金等资源,互补互促,可谓一举多得。张斗义听过妻子的建议以后也认为,农业这种高风险的行业,“抱团取暖”确实能够为大家打造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夫妻二人一拍即合,次日就开始一家一户地上门谈合作,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亿丰盛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周边7位农户入股合作社,朱藕莲经过大家推选,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合作社的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以后,朱藕莲张斗义夫妇二人的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步入了正规,经过两年的发展,整个合作社下辖的水果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了近3000亩。
  在产业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朱藕莲也曾遇到了一些资金和人力的问题。有一次,在罗岭镇举办的政企交流活动中,朱藕莲了解到了国家金融扶贫的相关政策,即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户可以通过申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为合作社的发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贫困户也能享受到每年近3000元左右的保底分红。经过充分的了解和前期对接准备,到2017年,朱藕莲的合作社已经成功吸纳了周边79户贫困户累计395万余元的小额信贷资金,“贷款”变成了“股金”,“贫困户”变成了“股民”,更多的土地资源也正在转变成资产。
  吃水不忘挖井人,朱藕莲也在积极履行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在合作社下属的种植基地设置了一些岗位,安排了一些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工作,据了解,当前有已有11位贫困户在基地内稳定务工,人均可实现年稳定增收一万余元。
  朱藕莲告诉我们,今年,他们的合作社又与罗岭镇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计划在贫困村花元村流转五百亩土地,建设一个新的水果种植基地,基地规划了一百亩左右的“幸福车间”,利用幼苗期钢架大棚免费给贫困户和合作社成员套种大棚西瓜、香瓜及草莓。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生产技术及管理技术,免费提供大棚及土地,提供种苗,统一肥料,统一农药,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利用政府扶贫资金贷款引导社员参与东方美18柑橘种植及套种西瓜和草莓,增加农业的产出率及社员和贫困户的收入。朱藕莲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幸福车间”投入使用以后,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如果自行管理种植,一亩地一年可实现稳定增收近2万元,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由合作社出面协调雇佣专人管理,扣除人员工资成本,也能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
  朱藕莲说,他和丈夫合计了一下,到明年花元村的产业基地建成,预计整个合作社将实现年盈利700万元以上,相比于2014年时自家仅有的一个果汁加工厂时的收入水准,盈利翻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好自家产业的同时,联合了周边农户一起致富,为周边乡亲们提供了就近就业的便利,同时也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相比满足于一家人过个小富即安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虽然劳累,但也更有意义。
(李贤文)

上一篇:区政协召开三届二次常委会议

下一篇:宜秀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