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线上的“孺子牛”
日期:2020-02-28 16:13:29 来源: 点击:
每天,在宜秀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人们总会看到一张清瘦的面孔,要么躬身伏案在电脑桌前,要么聚精会神地地记录着会议,要么匆匆地奔波在楼道之间,始终不顾疲倦地战斗在防疫一线。他就是抽到指挥部的区教体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富金,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熟悉王富金的人都知道,外表儒雅的他是头名副其实的“小黄牛”。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而在他到机关工作的4个年头,区里许多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都有他的身影。从防汛救灾、文明创建,到脱贫攻坚、巡视整改、扫黑除恶、再到“两会”服务等等。这次的疫情防控,就是直接被点名。
闻令而动,向疫而行
时间倒回到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王富金正在家中电脑前修改开学工作会议材料,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局长打来的:“富金,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区委抽你到指挥部,你明天一早就过去,估计要辛苦一阵子啊……”。第二天,王富金准时到岗,迅速进入角色:印制会议材料、发放会议通知、会场记录、草拟工作指令、撰写方案措施……他的第一天战“疫”工作持续到深夜2点钟。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全天候连轴转,紧张忙碌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第一个星期,他接连3个晚上睡在了办公室沙发上。第四天回到家里,他只能透过门缝远远地看一眼熟睡的“小棉袄”——病毒传播的未知让他不敢贸然和女儿亲密接触。一个月里,从早上8点开始,他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到半夜才回家。有时指挥部会议结束时都已经半夜11点多了,而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持续到深夜一、两点钟更是常有的事。长时间的伏案,特别是数天的熬夜,尽管脸上倦色难掩,但是他始终没有停下来。
楼西楼东两头跑
作为教体局的“笔杆子”,办公室的文字材料和宣传工作一直是由王富金承担着。“富金在,我们心里就踏实!”这是领导和同事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是富金抽走了怎么办?
正当领导犯愁的时候,王富金主动“回来”了。当然,这只不过是他挤出中午时间,从大楼西边的指挥部回到楼东的“娘家”。一回来,他就主动要任务。从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方案、延期开学工作方案的修改完善,到教育系统抗“疫”典型事迹、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的宣传报道等,只要指挥部那边稍有空隙,他都挤出时间干,每天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他采写的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数篇宣传稿件先后在“学习强国”平台、安徽网、安徽综合广播、中安在线、安庆先锋网等多个媒体刊发。“材料有质量、宣传有亮点”,领导和同事纷纷点赞。
善意的“隐瞒”,执着的坚守
“你明天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吧?老是这么痛也不是办法呀,身体重要……”深夜,看到他痛得翻来覆去的样子,妻子担心地叮嘱到。可是天一亮,他又匆匆忙忙地向指挥部赶去,临出门甩了一句话:“感觉好些了,等忙过这阵子再说!”这一拖就是整整一个月。
从正月初三紧急抽调到指挥部,尽管隔三差五就感觉右腹疼痛不适,可他始终坚守在防控指挥部,一天不落。工作时,每每感到隐隐的疼痛,他就揉一揉,从不吭声。一起工作的“战友”们谁也不知道。直到2月27日傍晚,指挥部领导看到他脸色不对,仔细询问后,他才道出原委。领导立即帮忙联系了一家医院,“命令”他第二天去医院检查一下。当天晚上,王富金还是检查材料到凌晨2点多。
其实,何止是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呢?长期的伏案工作,他的腰椎和颈椎早就落下了“职业病”。因为腰椎盘突出,2018年住院2次。那两次就诊,医生都让他至少住院半个月,可他一共就在医院待了5天,疼痛稍有缓解就又“溜”回到单位。
今天,是他到医院检查的日子,希望这头教育战线的“孺子牛”微恙即愈,一切都好……(汪姁)
上一篇:扩大“朋友圈”,让防疫办案齐步走
下一篇:在抗“疫”战斗中彰显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