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宜秀要闻 >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宜秀】创新驱动增活力

日期:2020-11-20 15:55:31   来源:   点击:
       “十三五”以来,我区科技工作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贯彻新理念、发展高质量,融入长三角、起跳加速度”的工作主线,全区科技创新活力空前释放,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加速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2家,2020年1-9月,纳入高新产业统计的规上企业33家,占比44%,主要聚焦首位食品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工程等重点领域,实现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57.96%,占比30%;增加值增速实现59.7%,超目标37.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7件。瑞钼特公司获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初创组全国总决赛优秀企业奖;泰悦机械、天润医用分别获第九届中国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庆赛区初创组、成长组优秀企业奖,天润医用成功晋级全国行业总决赛;国孚润滑油、中创工程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飞凯光电集成电路电子封装材料项目等一批高新领域项目先后入区发展
优化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政策环境是创新培育的土壤。“十三五”期间,我区积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了《宜秀区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瑞梦新区“四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制定了《宜秀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编制了《宜秀区乡镇(街道)科技创新工作考核细则》,为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和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提供了政策保障。
精准发力   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要素的积聚地和发酵池。宜秀经济开发区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华晶机械、国孚润滑油、润普纳米分别牵头组建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宇顺种业、皖宜季牛分别建立2个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区内企业还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安庆智谷创客空间、安庆科硕工场创业孵化器分别通过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备案。
       主动对接,深化院企院地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合作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2018年,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上海理工大学)安庆宜秀技术转移工作站揭牌成立,与江南大学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区内企业分别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武汉纺织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安庆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协作关系,推动建立双边、多边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安庆国家农科园水产养殖物流特色园区龙头企业皖宜季牛水产公司,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安徽农科院水产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建立优质水产品良种创新平台、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研发平台、水生动物病害防控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探索现代渔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优化资源   科学谋划科技计划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区科技创新工作以支持企业科技攻关、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谋划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安徽天润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高速解析灭菌残留的绿色环保易降解包装”获得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立项;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特色红稻品种选育、推广与红米产业开发应用研究”、 安徽省润普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润滑石墨烯改性润滑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项目被列入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庆瑞钼特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庆市中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6个项目获得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立项。“十三五”期间,我区获得各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1020万元,争取安庆市科技创新政策资金2860万元。(撰稿:何青  审核:区科经信局)

上一篇:【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宜秀】用创新发展“金钥匙”开启转型发展新路

下一篇:宜秀区召开“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汇报会